改變弱勢幼童生命
一片天致力推動香港更優質的早期親職教育及支援,確保來自任何家庭背景的幼兒都能茁壯成長。
香港弱勢嬰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需要
一片天認為每位幼童也該被愛護、照顧及獲得最佳的早期教育。遺憾地,香港有27%的弱勢幼童生活在貧困*中,即約每四名兒童之中,便有一名生活在貧窮境況。生活困境大大剝奪了幼童發展的機會,近60% 受訪的低收入家庭者更因嬰幼童發展感到茫然**。
有見及此,一片天於2020年選址深水埗 – 全港其中一個最為貧困及複雜的地區,開設了「李伯忠一片天國際啟育中心 」,銳意與社會各界及持份者聯手,支援來自弱勢社群的照顧者(包括新移民、失業、單親、面對經濟困難等)以促進嬰幼兒發展,推動弱勢早期親職教育及家庭關係,既為照顧者家庭提供適切幫助,亦為社區提供支援。
*摘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20 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
**摘自OneSky香港嬰幼兒發展評估
服務對象
嬰幼兒.家庭.社區
一片天旨在支援家中育有0-6歲幼兒的弱勢照顧者,透過締造全港少見的育兒友善空間,提供高質素的早期親職教育,促進嬰幼兒全人發展。
中心樓高三層,設有家庭共樂館、親子館及遊樂啟蒙空間。我們的服務包括照顧者支援、親子活動、家庭服務及社區協作四個範疇,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照顧者提供更全面的身心靈支援,助他們促進幼兒發展,建構更緊密的親子關係,並為他們建立互助社群及朋輩網絡,連繫社區。
我們的歷史
一片天源於一位母親無條件的愛
1997年,Jenny和丈夫 Richard Bowen 從中國南部一間社福機構收養了一位女孩 — Maya。
Maya因長期缺乏適當照顧而導致營養不良 、各方面發展遲緩,甚至拒絕與外界接觸。後來,Jenny和Richard給予她無盡的關愛,經過一年的照料,Maya蛻變成自信開朗,聰明伶俐的可人兒。
Jenny 見證了Maya 的轉變,便矢志透過回應式照顧和早期教育幫助更多弱勢幼童。
現在,一片天發展成為改變無數弱勢兒童生命的國際非牟利機構。
一片天團隊

李慧琳
李慧琳負責與香港政府、非牟利機構合作夥伴和慈善基金合作拓展啟育中心。她於香港和澳洲的商業及非牟利機構領域上同樣擁有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她曾在針對健康、動物福利和兒童服務的慈善團體中擔當管理、策略規劃、業務拓展和籌款等重要職務。在加入OneSky前,她曾擔任願望成真基金執行經理。她擁有澳洲悉尼科技大學的碩士學位,主修社區管理。

Shannelle Bolton
「我很高興可以加入OneSky 團隊,支援教師、家庭和照顧者以幫助幼童發展潛能。我致力提倡和推動幼兒平等,也找不到比OneSky更好的機構,讓我發揮所長。」Shanelle 加入OneSky之前,曾擔任美國紐約市兒童服務局兒童福利支援服務副專員 (Associate Commissioner for Child Welfare Support Services) 及美國紐約市衛生局早期教育高級顧問 (Senior Advisor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Shanelle 於美國紐約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主修教育管理及創新。

陳翠茵
「可以以回應式照顧支援家長及照顧者,見證用愛改變弱勢幼兒的生命,我感到無比自豪。」Phyllis 在香港長大,於墨爾本大學畢業後,攻讀蒙納殊大學輔導學碩士課程。她多年來從事教育和管理相關工作,返港後致力服務本地幼兒和家長。她加入一片天之前,曾擔任幼稚園校長。

陳政怡
陳政怡於非牟利及教育行業有豐富的經驗,曾於世界自然基金會、願望成真基金及香港恒生大學等多個知名機構任職。她擅於品牌策略發展、傳媒關係、市場推廣及社交媒體管理。作為兩位幼兒的母親,她對於幼兒心理和教育有著濃厚的興趣。

黃千容
在加入一片天之前,黃千容一直在慈善團體和商業機構為兒童利益而努力。黃千容在策略營銷制定與實行、活動管理、市場推廣、利益相關者培養及管理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黃千容主要負責與各利益相關者建立良好伙伴關係,並提高一片天國際啟育中心在香港的知名度。

香文紅
香文紅擁有註冊幼稚園老師、幼兒工作員、幼兒中心主管及特殊幼兒工作員的專業資格。她帶領一眾導師籌辦各式主題親子活動,讓照顧者學習育兒和管教技巧,助幼兒促進四大發展,以及了解回應式照顧和幼兒從遊戲中學習的好處。香文紅曾於本地幼稚園及幼兒園任教,擁有豐富幼兒教育經驗,擅於編排課程、規劃及帶領嬰幼兒教學活動,她編寫活動有趣亦多元化,深受家長及學生歡迎

張婷徽
張婷徽先後於非牟利機構佛光淨舍教育中心、母親的抉擇工作,主要從事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的支援。她關心兒童福祉,對兒童及家庭工作抱有熱誠,由2020年9月開始一直以一片天兼職導師身份為基層兒童服務,並於修畢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課程後,正式加入一片天。她希望每一位孩子的聲音都能被聽見,建立健康的家庭。

幼兒發展培訓導師
導師們分別擁有早期教育、兒童心理、輔導等資歷。她們於親子互動遊戲時段及各項主題親子活動中帶領照顧者了解遊戲中學習和回應式照顧的重要,透過與家庭共樂共學,示範如何有效地實踐親子互動及早期兒童教育。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